智能家电问世10年,企业还能如何突破?!
作者:来设计
2021-07-222021-07-22

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,“智能”全方位侵略着人们的生活,智能家居正在高速地走进老百姓家中。

 

目前中国智能家居消费者使用最多的细分行业为智能家电,占比19.61%。巨大的市场规模让众多企业对这个市场垂涎欲滴。

 

 

先手布局往往最具优势,企业单刀直入进细分市场,是分割智能家电市场红利的最佳选择。

 

 

 

顶部市场发展空间所剩无几

 

智能家电问世10年,行业巨头已经建立起趋向成熟的智能生态闭环,顶部市场所剩下的红利寥寥无几。

 

美的4月12日举行了“智万物”的发布会,推出为用户带来智能化全场景体验的Quick系列八大黑科技新品。

 

 

在产品端,美的一直在做全品类,全场景覆盖,并且已经依托美居APP打造了开放的生态系统,串联起了全屋场景和全流程体验。

 

美的作为传统家电领域的领军人物,在智能家电这个市场不断钻精发展,其研发技术显然走在了市场的前列。

 

同样实现完美产品链生态覆盖的,还有我们熟悉的小米。

 

 

“米家”坚持用高效率的互联网模式,实现高端产品的大众化,全产业链的布局已经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。

 

这些传统家电企业以及互联网厂商在这个行业拥有深厚基底,研发智能家电的技术处于国内顶端水平,一般的产品企业在技术力量与生产工艺上在短时间内难以追赶。

 

顶部市场被行业巨头占领的情况下,进入细分市场是产品企业的唯一出路。

 

 

 

行业具有一定入局门槛

 

智能家电领域分为大家电以及小家电两个板块。

 

智能大家电对研发技术要求高,有着一定的入局门槛,对于产品企业而言并不友好。

 

 

多数做智能大家电能够成功的企业,往往已经拥有数年研发家电产品的基底,其研发人员以及研发投入占比都具有一定的成熟布局。

 

对于一般的产品企业而言,想要研发一款技术壁垒低、投入成本低、能迅速更新换代的智能家电产品,需要找到具有突破口的细分赛道。

 

智能家电的发展通常分为三个阶段:智能单品阶段、智能互联阶段、主动智能阶段。

 

智能电饭煲、智能空气净化器、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小家电是智能单品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产品。

 

 

我们曾在文章中提到小家电市场如今势头很猛,经过疫情的洗礼这个细分领域有着极大的发展前景。

 

恰恰这些智能小家电产品现有技术成熟,相比起智能大家电而言研发成本低,对于刚入市场的企业而言是很好的尝试方向。

 

 

 

消费者的软肋是企业的机会

 

有数据显示,在购买家电时,71.5%的青年消费者会考虑家电的智能化。

 

在智能家电消费市场中,企业能通过某个智能单品的差异化设计戳中消费者的软肋,就能够获得大部分消费者的青睐。

 

 

想要抓住消费者的软肋,首先得分析消费者的喜好以及需求。

 

尽管如今已经进入到“智能互联阶段”,但消费者更愿意购买智能单品提高生活便捷性以及趣味性。

 

很多人或许会好奇,屋内的智能家电全部能够互联操作不是更方便吗?为什么消费者会更愿意选择购买智能单品呢?

 

第一,智能单品性价比高,选择性多。

 

用户在购买产品时,除了考虑到需求意外还会考虑到价格,当这个价格符合该需求就会产生购买欲望,智能互联的家电产品对于消费而言尝试成本过高,且选择性少。

 

第二,智能单品技术成熟、能给用户带来很好的使用体验。

 

智能互联的家电在行业内属于刚起步的状态,其联动稳定性差,部分产品的功能较为鸡肋,使得消费者的体验感较差。

 

 

一款好的产品不需要有太多鸡肋的功能,能够迅速解决用户问题,才能够收获人心,只要能戳到用户的软肋,就能成功。

 

企业在智能单品上做出突破,才最容易打入消费者市场,牵引消费者心智。

 

 

 

好产品不只靠卖技术

 

智能家电中不乏备受欢迎的爆款产品,只是有些为了智能而智能的家电,已经违背了解放生产力的初衷,非但不能让人省心省力,反而会给用户徒增麻烦。

 

市面上这样子的“智能”家电并不少见,只堆叠了无数新科技或者是新功能的智能产品就一定吃香吗?

 

我们的回答是:不。

 

不管时代怎么发展,产品创新的基层逻辑其实没有变。好产品从来不是卖概念,也不是卖技术,而是带给用户最有新鲜感的生活方式。

 

 

企业难以做出入局智能家电市场的决定,一方面是难以判断市场所剩发展空间,另一方面是对“智能”二字发怵,被产品研发的技术难度所逼退。

 

智能单品的时代还未远去,这一条细分赛道如今仍留有很多机会参与追赶,只要分析好竞品,做好产品差异化,大力戳中用户痛点便能称为成功。

 

如今供应链水平成熟,不一定是技术水平超高的产品才能够制胜,企业如今进行尝试会是最好的时机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看完文章的您,如果也希望自己的产品能提升竞争力,拥有创新力,请点击下方:

 

产品设计点击此处,立即提交需求

 

 

 

更多热门案例,行业解读,尽在“来设计”公众号:

 

相关案例